行业资讯_西安8455线路检测中心医药





  • 8455线路检测中心






  • 行业资讯
    INDUSTRY NEWS

    紫河车在中医看来效用非凡,为何会被逐出新版药典?

    发布时间 :2015-08-02 10:58:00 来源:信息员

    被逐因“存在安全风险”

    国家药典委员会去年曾发布公示 ,根据原卫生部“医疗机构不得买卖胎盘”的有关规定及国家卫计委关于《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》的文件精神 ,并结合目前中药材紫河车标准尚缺乏相关病毒检查项,因存在可能安全风险的因素,201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拟不收载2010版的“紫河车”及含紫河车的中成药——生血丸、安坤赞育丸 、补肾固齿丸、河车大造丸、益血生胶囊。

    彭康教授表示 ,紫河车被逐,与质量安全问题有关。胎盘是母体和胎儿间物质交换的“中转站”,如果产妇本身是乙肝、艾滋等病毒的携带者或感染者,胎盘也会“夹带”病毒。一旦胎盘来自染病产妇,又未经严格检查,流入市场被人食用,就可能传染疾病。

    资料显示 ,2005年卫生部曾颁发《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》,规定 :“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 。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 ,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。”按照此项规定,胎盘只能被当成医疗废物处理掉。但事实上,胎盘私下买卖几乎是“公开的秘密” ,作为中药材的紫河车也被允许在市面上合法流通 ,导致紫河车相关安全性一直引发争议。

    相关药企何去何从

   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可知,生产“紫河车胶囊”的企业多达9家 ,包括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、贵州三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 。而输入“胎盘”字样检索,则有51条记录,显示有“胎盘片” 、“人胎盘片” 、“复方胎盘片”、“人胎盘组织液”等药品名称。用“人胎盘”搜索,也有14家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。

    而被明确例入不再收载品种目录的“生血丸”、“补肾固齿丸”、“益血生胶囊”各有一家企业在“独门生产” ,“河车大造丸”有包括北京同仁堂在内的24家企业在生产,“安坤赞育丸”的生产厂家则有6家。

    《中国药典》是由药典委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的规定,负责组织编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及制定 、修订国家药品标准,是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 ,也是中医用药的权威参考书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一个药物想要进入医疗保险,成为国家基本药物,有没有被药典录入很关键 。而且 ,医生在处方时,也会考虑尽量选择药典覆盖的药物 。紫河车被踢出新版药典,对以紫河车为原料的药品生产厂家来说,是个不小的冲击。

    记者采访得知,由于原材料价格曾一度被爆炒,紫河车价格涨到一公斤近千元。广州市悦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,该公司近期已经停止生产“复方胎盘片” ,“有的企业是用动物胎盘生产,我们是用人胎盘为原料,因为成本价格太高,所以停产了 。”浙江康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回应说,目前已经停止生产紫河车胶囊 。北京同仁堂则表示,目前河车大造丸 、紫河车胶囊等货源充足。但新版药典生效后 ,会否调整生产计划 ,相关人员表示要等上级通知。

    市民自行购买要谨慎

    彭康教授对紫河车被逐出新版药典提出了不同意见。“紫河车是味好药,中医上已经用了这么多年 ,证明它确实有功效。质量问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,如何加强管理更为关键,这种做法不利于中医的发展。”彭康教授认为 ,即使现在有研究在寻求用动物胎盘取代人胎盘 ,但不可能达到人胎盘的效果。“中医发展也不应该按照西医的标准。”

    市民是否可以自行购买紫河车服用呢?记者在广州市滨江东路一家医保定点药店看到,紫河车中药材仍有卖 ,但显然少人问津,连店员难以确认药柜中是否有货,拿出烘干的紫河车时 ,连带爬出几只“小强”。询价得知 ,紫河车10克要30元,半个手掌大小的干紫河车要130元。

  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名中药学家研究表明,乙肝病毒在100℃需110分钟才失去传染性,因此传统煮一煮紫河车的方法,并不能规避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。彭康教授也建议 ,市民自行服用要特别谨慎。一是要确认来源是否为健康产妇胎盘,是否经过病毒检测,二是加工时必须经过高温消毒等处理。“不建议市民自行购买胎盘或来源不明的紫河车服用  。”






  • XML地图